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是他们健康成长、获取知识的重要保障。为全面了解我区小学生学习生活现状,根据区人大常委会2025年监督工作计划安排,4月28至29日区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采取问卷调查、实地走访、访谈、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等方式,对我区小学生学习生活环境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优化学习环境,提升学习质量
1.高标准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一是近几年天玉中心小学等11所学校进行了照明设施升级改造,在教室内安装了护眼灯。目前,全区使用护眼灯的小学生人数占小学生总人数的三分之二以上。预计今年内将再完成天立实验小学等5所学校护眼灯的升级改造工作。二是全区现有吉安市滨江学校、吉安黄公略红军学校两所学校配备了“可躺式”课桌椅,预计今年内吉安黄公略红军学校再增配900套“可躺式”课桌椅,以满足两所学校小学生的“可躺式”午休需求。三是截止目前已完成吉安十三中等6所学校的空调设施安装,惠及小学生11202人。
2.高质量配置学校教育资源。一是全区所有规模以上小学均建有图书馆(室),按生均15册以上的图书数量配置到位。二是部分小学设有科学实验室,并按要求配置了科学实验器材。三是所有小学教室均配置了教学一体机,设有多媒体教学室和录播室。规模以上小学均按照义务教育基本均衡要求配备了音体美教室,并配置了相应的教学设备。四是农村中心小学现建有1个云机房,城区所有学校均配备了2个以上学生机房。
3.高密度强化校园安全建设。一是全区所有学校强化校园安防“四个百分百”和“四个一”的建设,所有规模以上小学和九年一贯制学校均聘请了专职保安和教师兼职保安,配齐“八小件”防卫器械。校门口设置了拒马和隔离墩以防冲撞。二是全区所有学校每学期组织开展“开学安全教育第一课”“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5·12”防灾减灾日、反网络诈骗、“119消防安全”和“防溺水”等安全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全区四年级及以上小学生前往检察院“青橙未检工作室”开展实践活动,积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目前全区小学未发生过校园霸凌事件。三是校园智慧消防(视频监控)平台实现了全覆盖,组织小学教职工参与消防实战演练和“无脚本”演练共90余次,提高了小学师生在火灾中的应急救援能力。
(二)改善生活环境,保障身心健康
1.全方位提升学生卫生条件。全区所有小学均消除了旱厕,设有水冲式卫生间。学校聘请了保洁人员每日对校园卫生进行保洁维护,对卫生间进行清洗和打扫。卫生间外设置了足够数量的洗手盆,保障学生如厕之后使用流动水洗手,部分学校还为学生提供了洗手液。
2.多维度解决学生用餐需求。目前除天玉和新圩中心小学、曾山学校不提供学生餐外,其它规模以上学校均采取学校食堂供餐或校外企业配餐方式保障学生用餐需求。其中吉安十三中和吉安黄公略红军学校是通过两种方式并行的方式,全方位满足学生用餐需求;城区小学、新安小学和其它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部均是采取校外企业配餐方式满足学生用餐需求;其它农村中心小学均采取学校食堂供给方式满足学生用餐需求,使用食材均由中标公司负责集中采购供应。为保障小学生用餐安全,除区市监局和教体局等部门单位常态化开展监督外,各校还会不定期组织家长开展源头巡查食品卫生安全情况。目前学校食堂供餐覆盖小学生1400余人,校外企业配餐覆盖小学生2500余人。
(三)美化精神环境,助力全面发展。
1.校园食品安全问题仍然存在。一是虽然全区有85%以上的学校基本解决了学生中午用餐问题,但由于学生送餐和食材采购地点都在中心城区,导致个别偏远的乡镇小学出现过配送餐食和食材新鲜度不够,且配送食材全部为大棚蔬菜,小学生正在长身体,为此学生家长意见较大。调研显示有少部分家长反映配餐费用偏高问题;通过天玉和新圩中心小学、曾山学校等三所学校的小学家长调研问卷显示,有70%以上的家长希望学校能为学生提供午餐。二是学生饮用水供给存在经常性缺失问题,直饮水机器经常处于坏停状态,满足不了师生的饮用水需求,导致很多小学生直接饮用自来水。经调研问卷汇总显示,有80%以上的家长和小学生要求解决小学生在学校的直饮用水问题。三是校外摊贩整治困难,存在无证摊贩售卖“三无”和过期变质食品等情况。
2.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有待改善提升。一是全区所有乡村小学及中心城区滨江小学等3所学校均未安装空调,导致暑期前后师生上课炙热难耐,家长对教室安装空调的迫切度很高。但是目前存在学校线路改造、空调设备购置和安装后运营成本高等资金缺口问题。二是全区尚有部分学校照明条件差,未安装护眼灯,其它教学资源比如图书资源、多媒体、录播设备老旧、更新更换速度慢。三是全区目前只有吉安市滨江学校等2所学校配置了可躺式桌椅,为全区小学生配齐可躺式桌椅的资金缺口大。四是部分学校建设存在缺陷,比如吉安黄公略红军学校教室窗户朝向教室内推开,对小学生存在安全隐患,并且已发生过小学生头部碰撞受伤现象;教室内多媒体显示屏在中间,但两侧黑板是固定不能向中间推移(通常两侧黑板,教师板书时是能向中间推移的),容易造成眼睛斜视;体育场路面建设存在安全隐患,学生运动时常发生扭伤;天立实验小学足球场设施老旧不堪;值夏中心小学和新安小学校园内路面积水严重,学生家长希望有关部门能迅速提升改造。五是部分学校消防设施缺失和消防标志损坏或安装不明显。经调研问卷汇总显示,有80%以上的学生、家长、教师有尽快更新教学多媒体、录播设备、护眼灯具、健身器材、配置可躺式桌椅等建议诉求。六是大部分小学校园劳动实践基地建设受限,不能全面满足学生开展劳动实践的需求。七是学校安保工作经费缺口大,致使大部分保安工资难以得到保障。八是学校目前尚未设置校医岗位,学生日常健康监测、疾病预防、突发伤病处理等医疗保障工作处于空白状态,校园卫生安全存在显著隐患。
3.校园师资环境城乡差距较大。一是乡镇学校虽然配备了计算机、音乐、舞蹈教室,也有设备,但缺少相应的师资,大多开课不足。二是乡村小学教师食宿条件亟需改善。三是公共厕所是乡村学校的建设薄弱环节,大多都存在脏、乱、不能冲水、无连廊等问题,学生如厕是个难题,特别是下雨天上厕所难。要把改善乡村学校公厕卫生条件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切实为学生解决如厕难题,让家长放心。经学生调研问卷汇总显示,90%以上的乡村小学生希望改善校园公厕卫生条件。四是乡村学校体育设施落后,或年久失修,基本上没有益智游乐设施,学生课后的游乐项目较少。
三、意见和建议
(一)齐抓共管保障校园食品安全。一是建议加大对“校园餐”专项经费投入,改善乡镇小学食堂伙食,扩大“校园餐”供应范围,全面落实天玉和新圩中心小学、曾山学校等三所学校有需求学生的餐食供给工作任务;建议区发改委对食材采集单价扩大菜品种类,向区教体局提供匹配的市场价格参考指标,确保更多小学生能够持久享受到价格公平、营养美味的“校园餐”。同时,优化集中采购和对边远学校的校园餐和食材配送等方式,尽力为小学生提供保障正常生长发育的餐食。建议区市监部门要加强对第三方配送和采购方的源头监管,不光对餐食、食材要落实监管、对学生反映有锈迹的餐具也要监管到位,全面确保学生食用安全。二是建议多渠道解决学生安全直饮水问题,比如采取家校合作或与第三方合作方式合力共为。三是建议区城管局、区市监局等相关部门参照创建文明城市的标准,联合开展校外摊贩专项整治行动,依法坚决取缔无证摊贩,整治违规售卖玩具行为,维持正常交通秩序,为小学生营造安全、有序、文明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二)民生为重强化教学资源配置。一是建议区教体局等相关部门对调研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汇总,制定问题整改清单,针对一些家长、学生关注度高、反映集中、涉及孩子身心健康的问题逐校整改。例如,乡村小学学生如厕难、教室窗户封闭和走廊增设栏杆、图书室书籍配置更新、强化体育设施建设,个别学校存在窗户、黑板设计改良、运动场所建设、消防设施缺失和消防标志损坏或安装不明显等问题要立即着手整改;二是建议要加强对乡村学校的师质配备,课程教学质量要对齐城区学校水平,同时保障音乐、体育、计算机等课程开课率;通过做好老师食堂建设,宿舍加装空调等方式改善老师食宿条件,为老师提供舒适的生活条件,让老师留得下,留得住,安心扎根乡村教育;通过建立健全校园安保管理体系,将学校保安工资全额纳入财政预算统一统筹,确保安保人员薪酬按时足额发放。三是建议针对一些资金需求较大的问题要汇总分析,制定整改计划。例如,在解决教室内空调安装问题时,可对区行政事业单位公物仓的空调设备进行梳理,优先调配使用,避免重复采购,节约资金;对教室内线路改造、改良护眼灯、优化多媒体和录播设备、配备可躺式桌椅等问题做好项目资金规划,逐步完善优化,为小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学习生活环境。四是建议利用撤并的闲置小学校园配套建设中小学生“劳动实践基地”,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和外地研学学生提供劳动实践场所。五是参照相关条例要求,建议具备条件的学校优先配置专职校医,同步完善校医室硬件设施与应急处置机制,切实填补校园医疗保障空白。
(三)因势利导撤转优化乡村小学。一是按照省市“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要求撤并后的乡村小学,大部分生源集中到乡镇中心小学就读,建议要加强中心小学承载能力,将原来分散的校建资金集中到中心小学建设上来,补齐学校设施短板。例如:强化“两堂(食堂、澡堂)一厕”建设,充分满足边远村庄学生食宿需求;增设公共交通路线站点,方便小学生上下学的交通出行。二是乡村小学不能一撤了之,要充分考量中心小学的承载能力,同时也要考虑乡村实际情况、地域特点、群众需求等因素,保证撤转有效衔接,不产生新的社会矛盾。建议一些边远乡村要适当保留一些村级小学,加大投入解决小学生的食宿、上下学交通等问题,让撤转后的学生尽快适应新环境,开启新的学习旅程,为小学生的快乐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青原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25年7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