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新闻动态
代表工作

关于我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情况的执法检查报告

作者: 发布日期:2018-03-06 来源:  阅读次数:

关于我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情况的执法检查报告

青原区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2017年工作安排,911日至13日,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组,并特邀部分乡(镇)、区、市人大代表,对我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情况进行执法检查。检查组采取听汇报、召开座谈会和实地察看等形式进行检查。现将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新《食品安全法》自2015101日实施以来,食品安全涉及的部门较多,包含工商、质监、药监、商务、财政、卫计委、工信委、发改委等。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能按照上级有关精神,结合机构改革的实际,针对食品生产及流通领域热点与难点问题,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全面深入学习、宣传贯彻《食品安全法》,履职尽责,成效明显。

(一) 加大宣传力度,扩大普法效果。

一是周密部署,普法宣传工作有序有效。两年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结合各种活动,发放各类宣传单1万多份,积极组织各类法制宣传现场会,努力提高食品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法律意识,并通过现场告知消费者,注意查看生产日期、合格证、认证标志等,不断提高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同时,把《食品安全法》的贯彻落实情况纳入了《食品安全监管目标责任书》,既强化了责任意识,又达到了宣传效果。区农业局充分利用会议、广播、电视、培训等各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并结合“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百日专项行动、农资监管等行动,将宣传资料3900多份张贴、散发到各乡镇、农资市场、交通要道、种植和养殖基地,并积极组织乡镇基层监管员、农资经销商、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参加培训学习。区商务局自去年6月份以来,开展各种宣传活动5次,发放宣传资料8000余份, 接受群众咨询3000多人次。

二是积极开展调研,了解普法对象真实细致。食品安全执法主要职责在机构改革后的市场监督管理局。为做好《食品安全法》的贯彻落实工作,该局有关人员深入一线开展调研工作,初步掌握了食品从业人员、食品企业基本状况和工作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区共有食品经营户1365户,生产企业45户,餐饮经营户656户,从业人员5000余人。依照食品安全法,区市监局都依法进行了普法、监督和培训。全区所有餐饮单位统一发放了食品安全监督信息公示牌,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公示了食品安全等级,引导消费者消费。所有的餐饮店实行网格化管理,分片分段管理,责任到人 。区农业局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做大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总量。截止目前,区农业局共申报获得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8个,绿色食品(A级)17个,有机食品(AA级)4个,共计39个。区商务局对全区酒类管理实行了酒类经营备案和追踪溯源制度,摸清酒类经营备案持证率达到85%,《酒类流通随单》执行率达到95%

(二) 加强执法监管,保障消费者权益。

相关职能部门都做了扎实有效的工作。执法重点在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农业局和区商务局。如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密集监管,执法成效明显。一是开展了“四小一市场”的专项整治行动,促进散装食品安全。根据《江西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食杂店小摊贩管理条例》结合当前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工作,开展了专项整治工作。对符合条件,下发登记证和备案卡。对集贸市场开展现场检查,对经营管理不规范的,限期整改规范。二是开展了打击冷冻肉品走私行动的工作,有效保障肉食品安全。对辖区内的10家冷冻猪肉制品的企业进行了重点监督检查,对辖区冷库及冷冻肉制品经营户进行了逐一排查,重点检查冷冻肉制品来源、验证资料、出入库登记等,共计出动执法人员68人次,对发现有问题的企业依法进行查处。三是开展了“两考”及节日市场执法检查工作,防范食品安全公共事故。对中考、高考考场周边、中小学校园周边、节日期间消费集中的超市、食品批发部、集贸市场、城乡结合部、农村食品市场等重点经营场所加大了市场检查和巡查力度,共出动执法人员400余人次,检查经营单位400多户,对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场所做到早发现、早处理,确保食品安全。四是开展了婴幼儿配方谷粉、乳粉监督检查工作,提升婴幼儿食品安全意识。对辖区内的婴幼儿配方谷粉经营户进行了专项检查,要求其建立并落实索票索证、进货查验制度,实现可追溯。共检查经营户60户,出动执法人员110人次。五是开展了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检查,杜绝中小学食品安全事故。专项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230人次,检查学校食堂70家,对检查出的一般问题下达监督意见书70份,能当场整改的立即整改,不能当场到位的限期整改。区农业局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建设建立食品可追溯制度。通过调查摸底,配合农业部风险监测完成(1-3季度)蔬菜水果42批次;省监督抽样蔬菜10批次、猪尿4批次、猪肝2批次、禽蛋2批次、草鱼2批次、水果6批次。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对象数据库,将监管对象各种信息汇总,并保持动态更新,将辖区内的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及农资生产经营单位全部纳入监管范围,据核实统计汇总2017年监管对象652家。督促各监管对象建立生产、购销档案,强化农(兽)药安全间隔期和休药期的管理。区商务局加大酒类监管力度,规范市场行为。在今年四月份,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酒类专项整治月活动,分阶段、分步骤、分重点地对酒类流通领域进行了全面有效清理检查。重点对城区内的酒类生产作坊、酒类批发户、超市、名烟名酒专店进行酒类食品安全检查,开展了10次执法检查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50人次。查处无证或证照不全6起,其它违法违规行为3起,对4起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了行政处罚。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8份。

(三)加快整合步伐,提升服务质量。

全区食品安全监管重点单位在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它是由区工商行政管理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三个单位合并下划过来,人员多,磨合短,经费缺,矛盾大。但新一届班子到位后,通过依法行政,规范执法,成立案审委,源头把控,规范法律文书及程序,规范“双随机,一公开”抽检,建立风险快速反应机制,改革整合单位人力物力财力,队伍建设取得成效。一是严格队伍监管,全面提升执法人员素质。先是要求执法人员加强日常监管,增强业主和执法人员守法意识和对法律的敬畏感;其次是加强人员培训,建立核查和可追溯机制,增强业主和执法人员的责任感;再次是坚持每月一次上一堂课,学习食品违法相关案例,提醒执法人员依法行政,廉洁奉公,警醒食品生产经营者从不敢违法,到不愿违法。二是借助专项整治,加强执法体制机制建设。根据上级部署,开展了食用桶装饮用水、糕点、肉制品等专项整治工作,进行“三查”。一是查生产企业,督促企业建立全过程质量安全制度,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二是查重点产品,建立风险监测和快速反应机制,落实风险防范措施;三是查自身监管工作和执法工作,建立协调有序、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落实了相应的监管责任。在日常工作中,加紧食品生产企业风险等级分类工作,强化工作人员责任意识,对我区食品获证企业开展了风险等级分类,已分类25户。根据上级要求,严格“双随机一公开” (即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全面组织开展抽样工作,从源头把好食品安全质量。今年已抽检68批次。三是加强监督平台建设,提升服务效率。在区食安委的领导下,通过乡镇(街道)、村委的共同努力,着力构建有效的社会共治的监督网络。目前,各乡镇都设有食品安全办公室,组织和协调辖区内食品药品监管网络建设中各种事项,村(居)一级设立了专门的工作站,明确了信息员,做到责任到人。在日常工作中,区市监局主动发挥主体指导作用,通过走、访、查等手段,及时提出意见建议,进一步完善监管网络。通过完善123151233112365投诉平台机制,紧密关注群众热盼,解决群众对食品药品需求,让边远的老百姓只要通过电话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三合一”以来,区市监局为通过上述平台,共解决了群众有关食品药品投诉210件。区农业局和区商务局也各已组建本部门综合执法队伍,通过内强素质,外塑形象,食品安全执法效率提高,质量提升,成效明显。

二、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宣传还不够广泛深入部分生产、加工、经营、销售者对《食品安全法》的主要内容、违法行为、法律责任存在不了解、不熟悉的现象。消费者对三无食品关注不高,尤其是中小学生食品安全防范意识不强,还应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综合施教。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还不够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宣传力度相对不足,对农产品生产经营者质量安全法制培训教育相对薄弱,全社会关心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社会氛围还不够浓厚。

(二)监管体系建设不够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人员不足,人员专业性不强。三级监管、检测、执法都存在人员短缺,特别是专业检测技术人才缺乏,不能满足正常工作要求。相关部门责任落实还有待加强,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还未全覆盖。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储藏、销售等各个环节的档案登记以及信息网络还不健全。因体制原因,原工商自1999年条管以来未招录公务员,队伍老化。当前,市监局平均年龄为46岁,专业技术人员匮乏,尤其是食品专业人员,急需招考补充相关专业技术人员。

(三)食品监督检测经费保障不足。

按省市局工作要求,我区每年市监局的食品抽样量约500批次左右,买样费及检验费用高,缺口达35万余元,为弥补经费不足,存在以罚代管问题,急需我区财政大力支持。区农业局县级监测站建设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项目要求,实验室建设已基本完成。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站建立8个监管机构,每个乡镇已采购一台快速检测仪,开展检测工作。由于监管工作点多、线长、面广、量大,前期虽然有中央一次性投资,但设备维护、样品检验经费不足,检测工作滞后。乡镇定点屠宰取消生猪检验检疫行政收费后,监管手段单一,装备缺乏,过多凭经验凭感觉,难以保障猪肉食品安全。

(四)执法程序不够到位。据统计,目前全区涉及食品安全的有2000多户,大部分是个体工商户。自新《食品安全法》实施以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共查处食品违法案件103起,罚没入库200余万元。据了解,有商户反映,有些工作人员是处罚一步到位,不给予处罚对象整改申诉的时间和空间,以罚代管现象突出,加大了从业人员风险,导致矛盾加大,对抗升级,增加执法难度,影响投资环境。

三、几点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防范食品安全重大事故。全面拓宽宣传渠道,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食品质量安全的认识,增强自身维护食品消费权益的意识,促使食品经营户对质量安全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强“放管服”工作,深入研判食品安全形势,打造食品安全示范区,强化重大食品安全事件预案,加强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人员的常效监管,研究解决以罚代管的有效办法,切实落实宣传教育、行政处罚、整改到位等各项措施。

(二)加快体系建设,进一步整合现有检测人员和设备。建立健全监管体系,尽快细化明确各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管责任,整合全区或市一级食品安全检测设备及人员,建立统一的区或市检测中心,设备共享,人才共用,集约人力物力财力。

(三)加大保障力度,进一步杜绝乱罚款行为应切实加大财政投入,编列样费和检验费的财政预算,保障区级经费,不断增强防范食品质量安全的能力和队伍建设,抓紧引进专业人才,补充基层技术人员,解决技术人员紧缺和青黄不接的问题。

(四)加强全程控制,进一步构筑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屏障。保护食品生产基地的生态环境安全。以中央环保督查为契机,严格加强食品产地环境监测,治理污染源头。建立专门的培训机制。加大对食品生产经营从业人员和执法监管人员的专业培训,增强从业人员的守法意识,强化执法人员的监管能力。建立并健全食品安全信息发布制度。监管部门应当准确、及时、客观地公布食品安全信息,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应将之纳入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新闻媒体应加大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进行舆论监督。